各分校、各科室:
随着云计算、互联宽带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视频教学资源,具有问题聚焦、主题突出、使用方便的特点,能够有效支持学生在线、移动学习,受到广泛的重视。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经研究,决定由教研室、电教站联合组织开展全县小学教师“诚海”杯、初中教师“亿佳”杯、高中教师“爱书人”杯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研讨和评选展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入了解微课程,积极参与微课程资源共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同时推动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进一步推动以优质资源为基础的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组织形式
本次活动分小学、初中、高中共三个组别进行,教师参赛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学科以数理化、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三、内容与要求
1.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长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面向学生学习的小课程,同时还必须包含与该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学习单(学习指南)、练习测试等学习资源。
2.微课程视频的最佳时长一般在3—5分钟之间,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楚,并做好后期编辑工作(如有片头片尾说明、视频内容有合理剪辑加工、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
3.微课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讲授型--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
2)解题型--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
3)答疑型--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4)实验型--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
5)其它类型--不属于上述分类的作品,均可归为此类型。
4.为保证参赛质量、实际教学的应用效果及以后的共建共享,每位参赛教师需报送一个完整知识单元或主题的系列微课程,本次大赛不鼓励报送单个微视频作品参赛,不提倡课堂实况录像类作品参赛,倡导教师集体创作参评作品。
四、微课程常用录制方式
1.数码设备摄录:教师可借助专业摄像机、数码DV、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电脑摄像头等一切具有视频摄录功能的设备,将讲解过程记录下来。
2.录屏软件内录:通过安装屏幕录制软件、手写板和声音输入设备,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或Pad、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上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
3.软件合成式:教师可以将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学动画(flash、Gif动画课件)输出合成视频格式;或通过自动播放的方式内录PPT内容(声音可提前录制也可在播放时同步讲解)。
4.混合录制式: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式,通过拍摄、内录、制作、合成微课程视频。
五、参赛流程
本次微课程大赛官方网站为“平邑县微课程大赛平台”(http://wkds.pyxjyj.cn),2015年3月10日前开通注册,6月10日正式上线,本次大赛只接受在线提交,不接受光盘报送。
1.实名注册:参赛教师首先在微课程大赛平台进行注册,注册信息填写真实准确,经县审核确认,并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报送参赛作品登记表(附件2)和作品统计表(附件3),报送截止时间为6月30日。
2.在线提交:参赛作品均要上传到“平邑县微课程大赛平台”。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步骤请参见大赛网站首页的使用说明和帮助文档。6月30日24:00为作品上传截止时间,在此之前,可以进行修改。
3.组织培训:为提高微课程大赛的整体水平,大赛组委会将邀请有关专家团队进行赛前培训,培训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4.调度研讨:5月份组织大赛进展情况调度研讨会。
5.作品评选:作品报送截止之后,大赛组委会组织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进行分组评审,并酌情考虑作品的网上浏览、评价及互动情况。
6.发奖:大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六、奖励办法
1.大赛评出小学、初中、高中共计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
执教教师(1人)作品颁发获奖荣誉证书及奖品,录入我县和临沂市教学资源库,供全县师生点播、交流和学习。
2.对于积极组织本次活动且成绩突出的学校、单位、创作团队颁发组织奖。
3.参赛作品不得有版权争议,如果出现版权问题,由参赛者本人负责。抄袭者取消三年内参赛资格。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加强研究与指导工作,积极开展优质微课程资源的建设,深入推进微课程资源的广泛应用,提升微课程资源的应用效益。
联系人:丁文胜 岳彩丽 电 话:13969931965
附件:
1.平邑县县中小学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组委会名单
2.全县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作品登记表
3.微课程资源评价标准
4.如何制作微课程
附件下载